侦探推理题无间道描述:
今天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。司马易大概是最高兴的一个人,平时在学校每天都让他累个半死,整天腰酸背痛的,这次可以偷偷放松一下。其他人都在高兴地游玩,司马易拔出耳塞,从袋子里拿出一包薯片。一只手将薯片抢走,毫不客气地撕开袋子,不顾司马易答不答应就大嚼起来,然后又将薯片塞给司马易。那是息月,他是司马易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。司马易无奈地摇摇头,重新将耳机带上。“小易,你跑到哪里去了!?大部分毒贩都被抓获了,但是没有发现毒品,还有一个人逃了。“耳塞里传出老师的声音。司马易回头一看,才发现同学都不见了。又是那个人!为什么每次都有一个人逃走?司马易咬咬牙。一把枪顶在了他的脑后。“别动,想活命就乖乖跟着我。”息月冷冷道。司马易低头看了薯片袋一眼,里面躺着一张纸条。
体外话:这个题目真的太难了,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真不行。
答案:
从文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知道这个学校其实是警校。后面发生的事,显然是警校的实习,**先让他们伪装成春游的学生,分散毒贩的注意力。然后趁其不备一网打尽。然而却有一个人跑了。从后面看,这个人可能是息月,实际上不是。息月拿枪指着司马易的头,这个感觉给人的印象就是他是毒贩。可如果他是,那么他就是卧底,这样的话纸条就解释不通了。如果他是警方的人,那么该怎么解释呢?
从头讲起,月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毒贩的组织(当然,原因不明,但那时候他就是卧底了),并深得老大的信任,这份信任的表现就是他让月混到警校当卧底。他是有长远计划的,卧底要从娃娃抓起。老大想让月深深地打入警方内部。于是月成了卧底的卧底。他在警校上课,一边为警方办事(只有少数的警官知道他的身份),一边又不能让毒贩怀疑。但是,有个问题,如果月帮警方打击毒贩,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卧底身分没有做好,没能及时通知。怎么办呢?月做了两件事:一、搞几次假动作,叫警方配合,在毒品交易的时候叫警方赶到现场,同时通知毒贩逃跑,这样一来,两边都没有事,同时还能得到毒贩的信任。二、真要干掉毒贩的时候也无妨,因为月并不在警方内部卧底,他的主要工作是交易。他可以说是自己的消息不够通,也可以说组织里出了内奸。但是自己没让毒品丢失,也算是功劳了。(因为他每次逃跑了)这两件事控制好时机交替做就能去掉自己的嫌疑,还能让组织把内奸的怀疑转移到其他人身上,照成假象= =
回到故事,司马之所以不知道同学们的行动是因为他们是以耳塞联系的,而那时候他正好拿下耳塞。这次月的行动有点特别,因为他暴露了自己是毒贩卧底的身份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注意前面的“大部分毒贩”已经抓获,意味着总攻的时刻到了。但月不知道老大在哪里,怎么办?需要有个人带路。于是警方故意让一个人跑了(这时司马误认为和前几次的人是同一个人)。这个人找到月,月和他说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,告诉他组织内部有内奸,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发现了。这样一来月就可以回组织了。但是要全身而退他们需要一个人质。于是司马成了人选,月趁着吃薯片的时候将纸片放入袋中(这才是月的目的),然后用枪指着司马。司马看过纸片自然会乖乖配合,警方更是会帮他演这出戏,于是月和那个人得以逃走,去见老大去了,司马被放了回来。纸片上写了什么呢?:我身上装了信号器,接收器放在XXX。其实就是告诉司马叫警方跟他去端老窝了。
上一篇:侦探推理题:离奇的绑架案 下一篇:侦探推理题:泥瓦工